撰文:陳巧縈  攝影:一樹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2 本期人物

億和玻璃總經理 連居南

資深玻璃職人 王明宗

 

職人任務:

監管玻璃工廠運作、人員管理、產線問題排解、品質控制及研發
 


你想像中的玻璃工藝是什麼樣子呢?是觀光工廠中五彩的手工藝品,還是老師傅吹玻璃的剪影?本次封面故事以「玻璃」為主題,將帶大家走進一間位於鶯歌,專門製造「生活中的玻璃」之台灣工廠——億和玻璃,深入了解第一線玻璃職人的工作日常,以及他們每日12小時隱於高溫廠房中磨練出的工藝哲學。時代更迭迅速,這個曾經寫下輝煌歷史的台灣傳統工藝,未來又即將何去何從?

 

 

實用之美  生活中的玻璃

 

走進「億和玻璃」位於鶯歌的廠房,金黃的火焰從電爐窗口透出耀眼光芒,幾支機械手臂從容地接應燒紅的玻璃。燠熱的空氣伴隨著嘈雜的噪音,卻絲毫不減師傅們專注的神情。拋光、保溫、徐冷、品管,每一道工法都牽動成品的良莠,不容馬虎。「生活中的玻璃」是億和玻璃生產的主線。舉凡車燈罩、果汁機的玻璃杯、電表玻璃蓋,以及洗衣機玻璃門等不同生活用品的玻璃部件,都是工廠製造的品項,講求的是耐用、美觀、實際,當中也透現出實用美學的職人堅持。創立至今40多年,億和玻璃彷如一位見證產業興衰的盛年匠人,而他自身,今年也將走入歷史。

 

 

透明的競爭者:塑膠

 

以往的塑膠會隨時間老化,導致透明度變差,甚至脆化,因此塑膠沒有辦法取代玻璃。但現在的塑膠品質已經改善很多,輕巧又便宜的優勢下,塑膠漸漸取代了玻璃。市場需求的改變則是另一個原因。以汽車為例,當今的車體大多為流線型,塑膠生產為射出成型,完美對應燈罩的造型變化需求,塑膠燈罩遂取代了玻璃製品。

「以前是全人手去挖  吹玻璃 現在通通變成機器手臂操作  」

曾走向世界的台灣玻璃
 

「剛開始在做時生意很好,很多競爭的玻璃場,包括日本、歐美、大陸,很多家在做。」總經理連居南說:「做到最後,玻璃慢慢被塑膠取代。之所以能撐到現在,是因爲先結束的工廠將訂單、模具轉給我們,因此還能多撐了十幾年。」

 

疫情襲來 能源短缺 玻璃職人的天敵
 

世紀疫症,除了是全球健康危機,原來也是玻璃訂單的天敵。2003年SARS風暴席捲全台,億和玻璃工廠歷經了半年沒有業績的低潮。而即將邁向第3年的新冠疫情,亦令一眾玻璃職人每日為訂單而煩惱頭疼。「我們不像電子業。你看聯電、台積電,他們就沒什麼影響。成本漲就跟客戶漲價,客戶會趕快下訂單,因為現在不下訂單,年底的成本更高。我們無法模仿。如果跟客戶漲價,他們就跑了,所以我們也不敢漲價。」連居南分析道,工廠主要生產的商品是車燈罩,疫情導致國外訂單銳減,本地玻璃業漸入寒冬。

 

訂單銳減的同時,不斷攀升的電價和原料成本也是沈重的負荷。「我們一個月的電費大約是300萬左右,現在電費約漲價15%,價差50幾萬。夏季巔峰期,用電還要多出50幾萬。電費和瓦斯同時漲,原料也漲了20%,甚至還買不到。」近來台灣常發生跳電情況,對一般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天半天的不便,但對極度依賴電力的玻璃廠房來說,每次跳電都是虧損的無底深淵。「一次跳電公司都損失很多錢,而且政府不會賠。跳電一下,6台機器一起停擺,加起來就快要損失16萬!」課長王明宗補充。

 

機械玻璃職人?手臂代工 環保轉型
 

科技日新月異,玻璃製程也與時俱進。儘管電費和跳電是成本控管上的一大隱憂,科技確實輔助了玻璃業的轉型和提升。「以前是全人手去挖、吹玻璃,現在通通變成機器手臂操作,代替勞工去做各種高風險的玻璃製作工序。」連居南回憶道,早先工廠是用鋼鍋燒重油產生高溫,進而熔解玻璃。那時有一支很大的煙囪,惹來環保局每次來罰。後來科技進步,全面升級改用電爐。做法是將電擊棒插進玻璃裡面,通電下產生千度高溫,就能熔解玻璃,從此再無廢氣問題。

 

緊急事態!玻璃職人の危機處理學

 

1.技術外流  競爭加劇

問及印象深刻的危機處理事件,總經理提到:「先前我們在大陸投資了幾個項目,後來雖然算是全身而退,但技術也全部都流出了。他們將技術全部複製貼上、壓低成本。因此公司大約歷經5年沒有虧錢,但也沒有賺錢的時間。」

 

2.師傅出走了!

提到廠內最主要的危機,必數人手和訂單。過往工廠就曾經發生師傅整批出走的事件。「師傅看公司很賺錢,一次帶了10幾個師傅出去,整批出走。對公司而言是很大的危機。但他們自己也做不起來。經營玻璃工廠不單只有技術問題,還有接單等問題。」

直擊玻璃工廠!烈焰下揮汗之職人見學

 

 

在連居南的帶領下,我們觀摩了工廠的產線。眼前的工作環境顯然頗具挑戰性,那麼公司是如何募得人才的呢?「我們算是傳統業、3K的工廠,又髒、又吵,加上高溫、粉塵,不像電子業。不分冬夏,師傅們同樣需要在7、800度高溫的熔爐旁作業,盛夏時,進場大概15分鐘就全身濕透了。」

 

連居南表示:「員工大多是年輕時就進來的師傅,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做我們這種工作了。找人是困難沒有錯,現在的主要人力都是打從年輕時入行,一直做到現在的老師傅們,另ㄧ部分就是由外勞補足缺口。」分工方面,外勞所負責的環節相對單純,至於溫度、壓力調整等講求經驗與手藝的重頭戲,還是得靠資深的玻璃職人。玻璃業仿彿台灣傳統產業的縮影,在逐漸凋零的同時,人員結構也有所調整。

 

玻璃廠房裡的外援戰力-東南亞外地移工

 

屈指一算,億和玻璃工廠內的資深師傅都是上50、60歲的前輩,較為年輕的外勞則有約30、40個,佔勞工總人數3成左右。剛開始時,泰國勞工人數比較多,現在則多為印尼人。他們原本可以是完全零經驗,抵台後才在工廠受培訓,在前輩指導下,約1個月才可以單獨作業。

琉璃之器 不容一點瑕疵

玻璃職人的一天,包括巡視工廠產線,解決技術層面的問題,也要修改模具、調配人員。工廠有SOP,但操作時師傅會提出問題,還是得有人協助他們逐一解難。至於工作中時常面對的挑戰,億和玻璃課長王明宗則提到:「有時候技術面做不好,即便下班了,仍然會停不了一直去想。十年前,剛開始做日本模具的時候,我做到睡不著。因為如果我不會,下面的人更不會。」公司開始生產日本的產品後,技術層面不斷提升。「日本的東西品管很嚴,單單是一丁點瑕疵,客戶都會不過。」

 

產品的品質來自於玻璃職人嚴謹的把關。配料、投料、熔解、取出、壓制、徐冷、品管是玻璃生產的標準製程,每一步都得歷經無數考驗。以「開模」這道程序為例,「開模開好了,我們要試模。試到客戶滿意,他們才下訂單。」王明宗如今晉升為管理職,思考如何化繁為簡,同樣是他的職人任務。「簡化流程,讓工人好作業,良品率就會提高。監修玻璃的品質,要了解原料、開模、成型、機械手臂,整條生產線上每一個部分都需要精通,巡視時才能及時洞察並解決潛在問題。」

 

玻璃職人個性煉成

 

億和玻璃課長王明宗早於24歲便入行,從學徒做起,直到成為師傅、管理職,至今工作了30幾個年頭。問起他內心是否曾經掙扎過,要不要繼續留在這個產業?「剛開始不想投入玻璃產業,但為了生活,後來老闆又給我機會,就待了下來。以前師傅很兇,我就在旁觀察師傅怎麼做。」

 

會不會有很多人受不了,就選擇放棄?「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會留下來,跟能力、個性都有關係。以前師傅都會罵,罵得不好聽。有的受不了,就不做了。做什麼行業都一樣,如果真的想做,給師傅念一下也沒關係。」王明宗繼續說,「不過還是要會變通,要能開竅。」

 

採訪過程中,筆者注意到王明宗的脖子有條清晰的烙痕。「自己不小心啦!我很少燙傷,那天剛好碰到。上個禮拜六,在做一支日本的模子。我們在架機台,組長不會用。需要大火,結果我碰到鐵管,就燙到了。」正當我們心中一涼,王明宗話鋒一轉,連忙補充:「我這個還好啦!還有操作員被機械手臂直接燙到屁股,直接送院治療!狀況嚴重甚至要植皮。」

 

除了燙傷的危機,聽力受損也是一項職業傷害。「你們剛才講話我都有點聽不到,這就是噪音傷害。但做久了聽聲音就知道,戴耳塞會令作業困難。」剔透的玻璃背後,交織著玻璃師傅們兢兢業業的故事。

 

「只是量的問題 玻璃業不會斷掉。」

 

玻璃永存 職人信念

 

對於玻璃業的未來,王明宗寄語想入行的年輕人:「最重要的是要肯學、不怕苦,心態要很正面。有時候解決問題,心裡會很高興,會有成就感。」隨時代更迭,玻璃製造逐漸由全盛走向夕陽。

 

「未來玻璃產業會再次興盛起來嗎?」總經理連居南自言:「就產業來講,玻璃業不會斷掉。建築、飲料瓶罐這些都要用到玻璃。產業不會消失,只是量的問題。」
 

 

Profile

億和玻璃廠

 

創年份:1979年

地址:239新北市鶯歌區福安街60號

專營項目:頭燈/輔助燈、照明用玻璃、光學級花紋玻璃、家電產品玻璃、凸透鏡、玻璃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