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完美可能是一種流行?/吳子銳 諮商心理師
「最好,是更好的敵人。」

這句話是吳軍在其著作「態度」中所寫下(參酌網路資訊),於此文用來連結完美主義和追求完美的潮流,似乎也頗為合適。

在2017年時,Thomas Curran及Andrew P. Hill發表的研究中,分析了41,641名美國、加拿大、英國的大學生(約70%為女性),並以1989年與2016年(相距27年)兩個時間為切截點,探討世代間完美主義比率的差異。研究發現新一代大學生(2016年組)與前幾代相比,對自己的期望更高,更注重完美(個人標準完美主義提昇10%;社會規範完美主義提昇32%)。

研究當中看到發生頻率提高最多的完美主義類型族群,是社會規範完美主義。這一個研究發現,說明了年輕人意識到他們的社會環境,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來自他人的評價則越來越苛刻,導致了青年必須要更加的努力達成社會他人的期待,並且竭盡所能地展示完美,以作為獲得認可的一種手段。

 

追求完美是天性或是群性?

社會規範完美主義者雖然十分在意社會性的評價和回饋,但其內在心理反倒是跟社會脫節或是有距離的,此種疏離感使人們內在受到深刻的動盪。這或許也不難理解,你會聽從一個極其嚴厲的老師給予你成就表現上的回饋或改進的建議,但你可能不會想要跟他有其他的接觸,甚至你們這輩子除了罵人者與被罵者之外不會有別的關係,受社會規範完美主義所困的人們也是如此。這種發自內在的疏離也正是許多心理疾患可能成型的破口,或被稱作危險因子。研究中也揭露此種類型的完美主義者與社交恐懼、暴食症、不滿意自己的身體意象等疾患(或症狀)有關聯,相比於其他追求個人性完美主義者,也與憂鬱和焦慮有更高的關聯性。

不得不說這樣的研究發現,是令人感到有些哀傷的。其中一個層面的哀傷,是為了壟罩在充滿他人評價性地眼光以及生活氛圍底下的人們;而另一個層面,則是社會逐漸僵固,企圖讓每個人都能夠長得一樣,那種失去多樣性以及生命光彩而感到的哀傷。許多鮮活的生命面臨更多競爭性的環境、更多不切實際的期待、更加焦慮的父母與社會氛圍,困囿在被塑造出來的頁頁劇本,而失卻了觸碰內在的機會及可能性。

雖然說,要真正的「成為一個人」著實不易,但理解成為一個人的重要性可以是一個開端,期許大家都能在生命的旅程中逐漸清晰自己真實的方向,往自我實踐的路途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