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動機
增加動機的方法
舉例
策略(行為理論)
需求評估後也不是依據需求規劃出的活動就會自然秒報名結束,還要有很重要的點火石_動機
所以今天要來談談動機是蝦米???
【學理定義】
動機(Motivation)是指使個體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向某一個目標進行的心裡內在歷程(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有看沒有懂)
【大白話定義】
就是會讓你想去做這件事並完成目標的動力(原因)
在心理學與行為科學中有非常多的理論都在研究動機產生的原因,想多多了解可以請問谷歌大神。
這篇是馬上就可以用的速成小卡,催眠的文字就省略萬字,單純就談談在健康促進的設計上如何善用動機來達到我們要的效果
【增加動機的方法】
在健康行為科學中也有許多理論在討論動機與健康行為之間的關係
以下立即可用版的舉例就是由
健康信念模式中的概念所衍生展開,如果今天我們想要增加員工參與健康活動的動機,那就要先降低員工的自覺行動障礙,增加員工的自覺行動利益。
翻譯蒟蒻
降低員工不能參加的因素,增加參加的誘因
舉例來說
降低員工不能參加的因素
1.健康促進安排的時間為上班時間,減少員工下班後趕著回家。
2.避免安排在公司較忙碌的季節,避免因為工作業務無法參加。
3.活動的型態也不必限制為講座形式,應該依據工作的環境調整。
增加參加的誘因
1.小禮物或獎勵:這是一般最常用的方式,好處是可以立即有效,但相對的也容易無感或是需要更大的獎勵才有效果,使用上需注意劑量。
2.競賽性質:不論以個人或是團隊的形式操作,都可以運用團體力量增加誘因。
3.恐懼:可以用在健康檢查完畢員工看到紅字會特別有感的時期,或是相關健康議題產生時跟風一波。
無論是降低阻礙或是增加誘因,都需要注意使用的期限與強度,才能掌握最佳力道,推健康活動一把。適用別人家的方法也不見得會在自家奏效,所以下處方前還是要多多收集資料跟了解公司屬性,才能變為良方。